卡和故里行

推荐人:圣手书生 来源: 时间: 2024-02-02 16:03 阅读:

  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700多年的楚国。

  说是大荆山下住着一个樵夫名叫卞和。他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孤身一人靠打柴为生。

  卞和的隔壁住着当时楚国的大夫子阳,子阳因看不惯朝政腐败,便躲到这风景如画的荆山来隐姓埋名。

  卞和不知道他做过朝廷的大官。因此不存在距离感,再加之子阳先生性情温和,待人赤诚,他们相处的十分和谐。

  这位子阳先生学识渊博,精通棋艺。卞和也好棋道,便拜他为师,一有空就跟他学奕。时间长了,不仅棋艺大大提高,连谈吐举止也受了子阳的很大影响。

  荆山上怪石嶙峋,古树参天,萝藤爬满断崖,鲜苔长满石壁,环境幽静,气魄雄伟,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山上时有仙鹤飞来,或栖于松间,或独步崖头。卞和也只顾打柴,从不去惊扰它们,有时还小心避开,深怕惹惊了这些个精灵。

  有一次,卞和正在打柴,却听见一只仙鹤发出了凄厉的叫声,好像在呼喊救命。卞和跑过去一看,竟是一条五尺多长的赤练蛇死死地缠住了仙鹤,使其无法挣脱,故哀叫不已。卞和瞧准那赤练蛇的七寸处,一柴刀下去,只见赤练蛇痛苦地一抖身子,从仙鹤的身上落入崖下。

  仙鹤脱险后,围着卞和飞来飞去,啼叫不已,好象有很多感激的话要说……

  过了几天,卞和又上山打柴。经过打死赤练蛇的地方时,发现两个白发老者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奕棋,神情专注,正杀得难解难分。卞和便踮着脚轻轻走到老者身边,默默的偷着看。

  两个老者发现有人,一起放下棋子,拉着卞和就要他下。卞和本来就有棋瘾,又推让不过,就下了起来。出手四、五子时,卞和就觉得老者的棋路与子阳先生很不相同,格调不凡,便认真思考起来,想了半天刚要出子,两个老者忽然间竟不见了。他手里拿的棋子也没有了。卞和四下瞧瞧,什么也没有发现。转身正要走,只见刚才坐的那块大石头,闪闪发光,晶莹可爱。卞和用手摸摸,滑润无比,象婉玉一样温绵。

  回到家里,卞和就请教老师子阳。子阳听了,也颇惊怪,便让卞和陪他上山去看个究竟。

  二人来到山上,但见这石头晶莹发光,油中透亮,里面似乎还有个“影子”,好象是“核”。子阳高兴得直跺拐杖,告诉卞和说:“这是一块璞玉,只要凿开,里面定有一块美玉。这样的美玉,价值连城,一定要献给国家,作镇国之宝。”说着,就让卞和把它抱了回去。

  卞和十分敬重子阳,他听从老师的话,决计为国献宝。第二日,就带了干粮,抱着璞玉高高兴兴地向楚都进发。

  当时楚国的国王就是楚厉王。

  楚厉王昏庸无道、不理朝政。但一听说有人献玉,大喜!立即宣卞和进殿。可一看卞和衣帽破旧,双脚沾泥,象个叫花子一样,心中不悦。这样的穷汉能有什么美玉,说不定是个江湖骗子,来骗一顿美酒佳肴的。便沉下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拿着这块破石头来见孤王,用意何在?”

  卞和不慌不忙地说:“大王,草民乃荆山樵子卞和,只因日前得到一块美玉,欲献给国家,以振国威。”

  厉王微微一阵冷笑,把龙案一拍,说:“大胆刁民!你分明拿着一块石头,却胡说是块美玉,欺骗孤王,来人,将这刁民拖下去削去一足,以儆天下大胆妄为之徒!”

  卞和被削去一足,他痛恨厉王目不识宝,艰难地在路上跛行了月余,才回到家中,抱着璞玉大哭了一场。

  不久,卞和听说厉王死了,新国君武王接了位,便又思着献玉。可是,老师子阳死了,没人赈济,他自己已经穷得衣不遮体,蓬头垢面,真象个要饭的叫花子了。但他为了那块玉,还是义无返顾再次来到了楚都。

  谁知武王比厉王更加残暴专横,且疑心很重。卞和到了大殿之上,武王一看就火了,这样的要饭花子怎会献玉?连声喝道:“轰出去!轰出去!”

  卞和拖着残疾的身子,苦苦力谏,把前次献玉的事述说了一遍,武王好象想起了什么,可再看看卞和这落魄的样子,又看看他手里抱着那块近乎丑陋的“顽石”,更是怒不可遏,喝道:“好个刁民,竟敢拿着石头冒充美玉,欺骗父王,如今又来哄骗孤家!来人!拖下去把另一足也削去!”

  两次献玉不成,反而削去两足,卞和伤心透了。他瘫在家里,抱着璞玉,啼哭不已。

  卞和正伤心地哭着,曾和他下棋的两个白头老者进来了,他们一人手里拿着一只血淋淋的足。卞和一看,那正是被厉王和武王削去的自己两足啊!

  两个老者也不和卞和说话,将他按住,把那血淋淋的两只足接了上去。卞和顿觉两条腿上热乎乎的,不由得往起一站,竟是和原来一模一样。他高兴极了,转身就要拜谢两个老者,可那两个老者己飘然而去。他急忙出门一看,只见两只仙鹤鸣叫着向那远远的天际飞去……

  又过了些日子,武王也死了,文王接了位。这一回,卞和摸不清文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君,决定不再干那傻事了。可心中仍然非常痛苦,为那美玉伤心,时常抱着璞玉哭泣。

  文王比前两位国君开明得多。他听说卞和常常抱着“石头”在家里哭,又听说他的两只足又重新给别人接上了,心里非常奇怪。便传下旨意,让卞和带着“石头”进殿。

  这一回,果然不大一样。卞和一进大殿,文王便赐了坐位,又问了关于那“石头”的一些情况,直夸卞和忠贞。

  为了试别真假,文王便令人喊来了工匠,刨去外面一层土坯,果然是一块从未见过的稀世美玉。文王立即召集文武大臣,把这块美玉拿给大家传看。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玉,大臣们赞叹不已,都说大王洪福齐天,楚国才得了这么个“镇国之宝”。文王很高兴,给卞和封了个“云阳侯”。可是当宣他上殿谢恩时,卞和已经不辞而别,仍回山里打柴去了。

  这个故事语出《韩非子·和氏》原文是这样的:楚人卞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人相之,又曰:“石也。”王以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石也,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民曰“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著名的宝物,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最终还是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东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才不知所终。

  “卞和献玉”的故事我是很早就听说过的,但是拿不准当时的楚都究竟在哪里?献玉人卞和故里在南漳我也将信将疑。所以一直就有一种念想,想去南漳去看看传说中的卞和故里。

  然而。今年的国庆长假与以住不同,一直是秋雨连绵,好不容易等雨停了,我们才约了几人促成此行。因为时间短,道路难行,我们第一站便直奔卞和故里。

  到了目的地,我才有些失望,所谓的卞和故里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顺着漳水河的支流而上,有一条通镇公路,路边有一处一人多高的石窟,外部砌了一道可能用于防护的砖墙,却是近代的产物。进得洞来,方才看到几座神像,有香火铺陈其表,却也说不出什么名堂,那神像也是斑驳不堪,好在洞里立有几块石碑,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现代的多是有点名气的书家和部队退役的将军所赐,用以标榜卞和舍身献玉精神的。古代的碑拓几何都看不清了,我们打开手机电灯才模模糊糊地看到那上面有“卞和”“楚国”的字样。

  这是一处约四、五十平米的石洞,呈扁形状,山泉滴在石上咚咚作响,潮湿的地面残留着一些未燃烧的鞭炮。洞虽不大,却充满寒气,可能因为长年沁水的缘故。抬头见己积淀些许钟乳石,类似大洪山的两王洞,周围群山环绕、植被丰盈,要不是在公路旁,你很难寻访到这个所谓的卞和故里。

  不过,出了石窟,却是别有洞天,洞外的左侧,苍翠的树丛中立有卞和像一尊,年代不详,估计也是后人所为。那像用红绸捂着下半身,却似无腿状。雕像约两米高,紧靠山崖旁,从神态上看卞和也只有五、六十来岁年纪,他双目前视,面带忧郁之色。越过他脚下这条公路,便是潺潺漳水。我们去的时候,连阴雨刚过,河水浑浊,肆无忌惮漫延两岸,使得乱石横沉的河床显出一线生机。就像一曲高山流水,只是有些杂乱无序。

  雕像的左边有一三、四米的高悬崖,如刀削斧劈,石缝中杂草横生,在这里我们才找到真正关于卞和故里颇有说服力的东西。悬崖之上有三个斗大的雕刻,形似魏碑,却苍劲有力,许是遭受岁月的侵蚀,我们只看到“和庙遗”三个大字。揣摩半天,方才猜出可能是“卞和庙遗址”。回首再看满地散落的鞭炮纸末,这才悟出当地的山民可能将卞和当作神来供奉的。

  稍远处一看,这地形背靠大山,面前便是漳水,四周群山环抱,要不是有公路、电线杆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嵌于其中,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就像上面那个传说故事中所描述的一样:荆山上怪石嶙峋,古树参天,萝藤爬满断崖,鲜苔长满石壁,环境幽静,气魄雄伟,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山上时有仙鹤飞来,或栖于松间,或独步崖头……

  可以想象,卞和乃一介樵夫,自然不懂得什么风水之学。但是,当年与他同邻相居的朝中大夫子阳先生可是位饱学之士,他是不得无缘无故躲在这荒凉野外来的,这地方必然有它粤妙之处。只是岁月无情,当年依靠他的樵夫卞和因为有了献玉的壮举,倒把扶持他的一代先贤淹没在尘埃之中了。

  卞和的执着,抑或固执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顶礼膜拜,这是意料中的因素,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纪录下的多是民族的精英,多是有些悲壮的说词。

  然而,我一直在想,倘若当时卞和身后没有这个推手,他岂不是要做一辈子的樵夫而终老在此吗?历史有时确实很无情,它往往彰显的总是些表象的功绩,而忽略在背后默默无闻的巨人。不错,卞和的善良,可能会获取那对仙鹤的回报,但是作为一个大字不识的穷樵夫,他不可能识得稀世珍宝,即使认得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而这些都是那个背后高人指点的结果。但是高人却被人遗弃了,他只是那个传说中的陪衬而己,这似乎对子阳大夫是极为不公的。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楚国的另一大夫屈原,他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完全破灭,对楚国的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

  由此可见,楚人有才,并非妄言,上述那位子阳先生比屈原早出生三百多年,也是因看不惯朝廷腐败而躲在荆山之下,这才促成“卞和献玉”那个美丽的传说,但是隐居后的他不仍在忧国忧民吗?倘若没有那种忠君爱国的思想,他怎么会让卞和献玉呢?不同的是屈原以沉江而死来表明对时政的不满。

  屈原沉江而死,子阳终老荆山。

  两位先贤终极生命的形式,只是时间上的差异。只不过后者没能像屈原一样留下永恒的诗篇。

  这就是文化的功能。古往今来,只有文化的力量才有这么强大。春秋孔孟、秦皇汉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脉博。只有文化没有被岁月的风霜消殁殆尽,历史上曾经多少弘恢的建筑还不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堪一击?卞和的故事,无论是传说还是正史,延续至今恰巧是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穷的,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拉枯腐朽,只有文化的高楼却一直岿然不动。

  不管怎么说,卞和故里行,还是让我找到了一些和氏壁的痕迹,我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至于其它,还是留待专家评说罢。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