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解注释与补充

推荐人:郭永涤 来源: 时间: 2024-02-02 16:03 阅读:

  1、昔者皇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

  撄,接触,触犯;扰乱,纠缠。此作“攫取”讲,即获取,得到。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为北宋大儒张横渠语。此说表现出儒家的胸襟、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以说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向往。“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天地生生不息,化成万物,此即天地的心意。为天地立心,即顺应天地的心意,促成天地的心意。“为生民立命”,即是有所作为,为大众做贡献,让民众有所依循、遵循、依靠,从而得以护持生命。“为往圣继绝学”,国学主要是儒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自先秦特别是两汉以下至北宋之初理学家出,其间虽有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学界却也存在“学绝道丧”之说,对儒家文化文明的抵制诋訾可以说从来没有中断过。所以我们要旗帜鲜明地继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下去。“为万世开太平”,此说体现出儒家的“以内圣为本质,以外王表功能”的传统价值观。“内圣外王”语出庄子的《天下篇》,“内圣”指修身养德,人格理想;“外王”指政治理想,即齐家、治国、平天下。语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是说,当环境允许个人的抱负才能得以施展的时候,我可以有所作为,帮助他人,孝行社会,辅佐社稷国家;当惨遭逆境,人生前途不顺,苍天扼我,即穷的时候,我就潜心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做人类社会合格的一员。此正如一块铜钱的两面。儒道合流,不管是积极入世的儒家还是超尘出世的道家,无不出于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作为炎黄子孙的壮怀激烈的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一种神圣的报国之心,赤子之情。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圣明的德性,推己及人,使之人人自新,从而达到最为完善的至高境界。大学非而今大学概念,但与小学相对而言,指高等教育或教育达到一定层次。

  4、陈俎豆,设礼容

  俎豆,祭祀、宴客用的器具,如香炉、供盘等,引申为祭祀崇奉之意。设礼容,练习磕头行礼。

  5、四方皆则之

  则,准则,以……为准则,即效法。

  6、干七十余君

  干,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为盾牌,引申为保卫、捍卫、干涉,此作侍奉讲。

  7、阙里

  孔子故里,今孔庙。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春秋时街道通称“里”,里有两石阙,故名。《说文》:“阙,门观也。”五代宋初时期文字训诂学家徐锴曰:“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阙是从防卫性的“观”演变而来的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因系双阙孤植,“中间阙然为道”,故称“阙”。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一说厥里可能是因为厥本义是石块的意思,拿石块磊起来的房子,就叫厥里。央视百家讲坛“子午书简”《厥里人家.曲阜孔庙》亦持此说。

  8、首孝弟

  尧舜禹颛顼帝喾五帝之一的舜,非常孝顺,父亲瞽叟和继母及异母弟象都虐待他。瞽叟让他修补谷仓仓顶,自己却在仓底放火;让他修井,却往井里填土。舜均得逃脱。但事后舜却并不记恨,仍然恭父亲,顺母意。他的孝顺感动了天地,舜在历山耕种,大象为之驾犁,鸟儿为之锄草。尧听说舜很孝顺,并很有才能,于是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了他,并选定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9、次谨信

  季布一诺千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商鞅立木为信。

  杨震据金:东汉贤臣杨震赴任东莱郡太守,途径昌邑。县令王密就是杨推荐为官的,得知恩人到来,远道迎接,盛情招待,殷情有加。推杯换盏之后,扬回驿馆休息。晚间,王密携黄金十斤造访馈赠。称,“学生本一介寒士,承蒙恩师举荐方有今日。学生早欲图报,苦于没有机会。今日天赐良机,万望先生笑纳。”杨大惊,十分震怒,说:“过去我因为你德才尚好才举荐了你,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居然干出这等事来!”王密急忙解释:“现在夜深人静,没有谁会知道,大人收下又有何妨。”杨震更加生气,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入仕为官,贵在清廉,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10、而亲仁

  程门立雪。《宋史.杨时传》:“至是,扬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也称程门度雪。扬时,熙宁九年进士第,游酢同进士,赐官不做,一心做学问。程颐与其兄程颢,时称“凤凰二程”,洛阳伊川人,讲学于嵩阳书院。传说当时程颐知道二人到来,假寐以见其诚,待睁开眼来,连呼:“啊!啊!贤辈早在此乎?”

  负笈从师。任末,字叔本,蜀郡今成都人,东汉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史载: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草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木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燃麻蒿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自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1、中华民族近百年历史上万不幸中之大幸

  如所周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年封建帝制,彪炳历史;1914年的5.4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揭开了中国现代史新的篇章,历历丹青。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少成功都会留下不尽人意的遗憾和败笔。比如辛亥革命成功,只是一种封建统治硬件的摧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人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革命成功后的大权旁落,袁世凯篡夺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5.4运动对数千年封建政治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同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让祖先蒙羞,学人耻辱。50年后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爆发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则将5.4运动这一历史误会推向了极致,可以说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文化革命,大革文化的命,革中华传统文化的命,挖祖根,刨祖坟,罪行累累,恶迹斑斑,无庸我等赘述。而今时代开放,优秀传统文化重又回到我们身边,重振国学,此,非乃万不幸中之大幸乎?

赞助推荐